易水硯是中國名硯之一,歷史上素有“南端北易”之稱。59歲的鄒洪利,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硯臺制作技藝(易水硯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事這門技藝的創(chuàng)作傳承已有30多年。
30多年前,鄒洪利是易縣防疫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制作硯臺僅僅是他的一個業(yè)余愛好。但隨著越燃越旺的熱情和內心的不斷召喚,他下定決心辭去工作,全身心投入藝術創(chuàng)作。
生于1989年的鄒天然,如今在父親的指引下,努力將易水硯“推”向人們的日常生活。鄒天然認為,與父親當年面臨的境遇相比,當下的情況已有所改變。當時用硯的人正在減少,而如今,隨著國潮的興起和越來越多年輕人對于“古風”潮流的追尋,硯臺又有回歸之勢。
一系列的全新嘗試,讓易硯產(chǎn)業(yè)迎來新機。在這過程中,鄒洪利一直在探索如何點亮易水硯的傳承之光。
作者:張瑋華、付旭遙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編輯:高弼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