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動態(tài)
本報訊 記者韓宇 近日,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與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聯(lián)合出臺《關于完善綜治中心與人民法院對接聯(lián)動機制 推進矛盾糾紛實質化解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建立綜治中心與人民法院程序銜接的標準化流程,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打造調解優(yōu)先、分層遞進、司法兜底的多元解紛新格局。
《意見》明確,對婚姻家庭及鄰里糾紛、勞動糾紛、小額借款糾紛等9類訴至人民法院的糾紛類型,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可以委托綜治中心開展先行調解。
目前,遼寧法院對接的“總對總”單位等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解組織共有1212家。《意見》指出,要鼓勵此類調解組織入駐綜治中心開展工作,建立健全聯(lián)動聯(lián)調運行機制。在調解矛盾糾紛過程中,綜治中心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人員參與業(yè)務指導。人民法院應當選派善于做群眾工作、擔得起指導調解職責的法官或輔助人員,有條件的可以返聘資深退休法官派駐綜治中心。對于委托綜治中心先行調解等案件情況,法院派駐訴訟服務團隊應定期梳理,每月向黨委政法委報告,并通報各入駐單位,共同分析糾紛成訟原因。
據(jù)悉,今年6月底,全省100家縣級綜治中心完成基層法院100%入駐工作目標。截至8月底,全省法院共向綜治中心派駐法官、法官助理、退休法官等602名,先行調解案件19.5萬件,調解成功12.4萬件,依托綜治中心就地化解矛盾糾紛1.7萬件,導入司法程序7000余件。
編輯:王晨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