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思路
立足網信部門普法職責和職能優(yōu)勢,聚焦“普網絡法”和“用網絡普法”兩篇文章,充分挖掘“網絡大V”的名人效應和流量優(yōu)勢,引導云南省網絡名人圍繞網絡謠言、網絡暴力以及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等網信領域法治宣傳重點和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債務糾紛、社會治安等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治熱點難點,創(chuàng)作推廣普法創(chuàng)意作品,宣傳推介網絡普法品牌,支持參與網絡普法活動,持續(xù)提升網絡普法的影響力和有效性。進一步增強網絡名人以網絡普法為切入點,塑造自身網絡形象的主動性,履行網絡普法公益責任的使命感,破解網絡名人參與網絡普法意識不夠強、網絡普法聲量不夠大等問題。推動構建全省千萬級“大V”帶動、百萬級“大V”助力,州市“網絡大V”接力,政務新媒體藍V互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網絡普法V矩陣”,鮮明樹立“網絡普法、大有作為”的工作導向,讓“互聯(lián)網是普法宣傳主渠道主陣地”成為各地各部門的共識,實現(xiàn)大流量與正能量“雙向奔赴”。
“法潤彩云南”融媒體作品展示
網絡名人打卡法治公園
本地“網絡大V”接力普法
二、措施成效
(一)構建網絡名人普法矩陣
一是加強系統(tǒng)內動員。制定網絡名人網絡普法專項工作方案,明確州(市)網信部門組織網絡名人開展網絡普法的工作任務,廣泛動員網絡名人以打卡法治公園、廣場、長廊等形式創(chuàng)作網絡普法短視頻作品,共征集作品17個,推動形成“一州市一‘大V’”接力普法的生動局面。二是拓展社會面征集。發(fā)布“法潤彩云南”融媒體作品征集活動公告,設置“e法潤滇”和“石榴紅”兩大主題,開通視覺中國500px平臺、彩龍社區(qū)、抖音、新浪微博4條投稿通道,廣泛調動網絡名人普法積極性,征集作品879件,評出獲獎作品34件,全網瀏覽量超4000萬。三是推動組建工作隊伍。指導各地網信部門依托省、州(市)兩級新媒體協(xié)會、政務新媒體和融媒體中心開展面向網絡名人的網絡普法方法經驗宣傳宣講,提高對網絡普法工作的認識,并遴選一批垂類風格一致的網絡名人、政務新媒體賬號形成普法工作隊伍。
(二)聯(lián)動網絡名人定向創(chuàng)作
為確保網絡名人普法作品的內容質量和社會影響,形成網絡名人普法的強大聲勢,采取“選題和風格匹配‘大V’”與“內容和要求符合主題”相結合的方式,尊重“大V”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嚴格審核發(fā)布內容,著力推動形成全省“網絡大V”聯(lián)動普法的良好氛圍。一是網絡普法品牌牽引。打造“爭做網絡法律明白人·網絡名人說”網絡普法品牌,邀請普法網絡名人、正能量“網絡大V”、法律從業(yè)者、政務新媒體賬號等,結合自身經歷和當地文化特色,講述法治故事,普及法律知識,讓普法插上互聯(lián)網的“翅膀”,推出作品25期,瀏覽量超8000萬次。二是頭部“網絡大V”帶動。堅持把大流量“請進來”,主動邀請云南頭部“網絡大V”“陳翔六點半”創(chuàng)作《自己挖坑自己跳》等網絡普法作品5個,作品先后被公安部、司法部短視頻官方賬號轉載推送,全網閱讀量超2億次,點贊量超650萬次,轉發(fā)量超320萬次。三是本地“網絡大V”接力。根據社會熱點和網民需求,以受眾思維推動普法創(chuàng)新,形成普法選題清單,向百萬級粉絲“大V”“初一”“燒包谷”“鳥木”等30余名本地網絡名人定向征集網絡普法作品,增強內容制作的多元性,從浪漫唯美到幽默搞笑、從影視作品配音到小劇場演繹,普法宣傳持續(xù)打破過去的“說教壁壘”,不斷探索更新的表達形式,以更貼近大眾的產品擴大普法渠道,提高影響力和覆蓋面。
“云彩奶奶”等網絡達人聚焦“一老一小”開展社區(qū)普法
政務新媒體賬號“茶城森警”運營者分享經驗
(三)組織名人線上線下發(fā)力
一是引導參與線上話題討論。在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開設“法潤彩云南”和“法治光輝照邊疆”雙話題,組織全省網絡正能量“大V”發(fā)布作品關聯(lián)話題,提高話題閱讀量和曝光度。截至12月1日,雙話題及相關報道內容全網閱讀量超16億次。二是組織網絡名人分享經驗。以“全國網絡普法行·云南站”活動為契機,邀請2023年度全國十大法治人物、網絡普法典型案例獲得者、全省普法強基百姓普法團隊、“雙語普法”優(yōu)秀代表以及公安戰(zhàn)線反詐民警代表等分享網絡普法從業(yè)經驗和普法賬號運營體會,并以圖文直播方式擴大影響力,共吸引26萬網民在線觀看。三是指導組織開展線下活動。印發(fā)專門通知,要求各地吸納網絡名人因地制宜廣泛開展網絡普法進村寨、進企業(yè)、進社區(qū)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網絡普法活動。其中,昆明市邀請“云彩奶奶”等網絡達人聚焦“一老一小”開展社區(qū)普法,德宏州統(tǒng)籌普法宣傳員走進珠寶玉石直播基地現(xiàn)場普法。
三、經驗體會
互聯(lián)網日益成為普法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最大增量。網絡名人的名人效應和流量優(yōu)勢,應該在網絡普法工作中得到進一步的挖掘和重視。讓有影響力的網絡名人在網絡空間普及法律知識、講述法治故事、傳遞法治精神,影響更多互聯(lián)網從業(yè)人員和網絡用戶,推動網絡普法走深走實、提質增效。
“陳翔六點半”作品《自己挖坑自己跳》
(一)建立激勵機制,推動“要我普”向“我要普”轉變,強化網絡名人普法自覺
將網絡普法內容納入正能量“五個一百”網絡精品征集評選展播活動,引導網絡名人主動創(chuàng)作普法類精品力作。在相關表彰活動中設置一定的從事網絡普法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額,并適度向網絡名人傾斜。積極與司法行政部門溝通對接,在法治人物評選、工作先進表彰表揚等工作中,將網絡普法工作業(yè)績作為重要內容,并選樹一定數量的網絡普法工作突出的網絡名人。
(二)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推動“點題普”向“融合普”轉變,提升網絡名人普法水平
建立網絡普法重點主題清單,形成“主題+名人”匹配和直聯(lián)機制,加大向網絡名人定向征集力度,引導更多網絡名人關注并從事網絡普法。培養(yǎng)壯大網絡名人普法隊伍,建立普法人才庫,并在加強對網絡名人隊伍法治宣傳教育的同時,針對性提高網絡名人普法工作技巧和能力。在定向征集創(chuàng)作之外,著力提升網絡名人對網絡普法塑造自身網絡形象重大作用的認識,將法治知識和技巧與法治精神融入自身賬號運維和日常作品創(chuàng)作更新以及線上線下網絡行為。
(三)完善工作制度,推動“個別普”向“聯(lián)動普”轉變,形成網絡名人普法大聯(lián)動
推動各級新媒體協(xié)會建立與政法部門溝通渠道,發(fā)揮協(xié)會協(xié)調作用,組織動員網絡名人有計劃參與各地各部門普法活動。深化網絡普法品牌打造,設置網絡普法話題,吸引網絡名人參與話題討論,提升網絡普法熱度和曝光量。策劃組織網絡普法線下主題活動,為網絡名人聯(lián)動普法、接力普法提供契機和平臺,壯大網絡空間普法聲量。
編輯:張楚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