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瓊
日本政壇的“換帥大戲”正悄然拉開帷幕。隨著首相石破茂宣布辭職,這個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的掌舵權歸屬,瞬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9月8日,前外務大臣茂木敏充率先按下“競選啟動鍵”,正式宣布角逐自民黨總裁之位,成為這場權力角逐中首個“亮明身份”的選手。而在他身后,多位日本政壇重量級人物也蠢蠢欲動。據共同社消息,手握內閣行政大權的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被曝有意參選,自民黨資深女議員、以“財政鴿派”立場聞名的高市早苗,以及現任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同樣是外界眼中的熱門潛在候選人,幾人形成了“一馬當先、多強緊隨”的競爭格局。
不過,這場“首相之爭”并非簡單的“候選人PK”。按照日本選舉規(guī)則,新任首相的誕生需過兩道關鍵關卡:首先得由自民黨選出新總裁,可目前自民黨連具體的黨選日期、選舉形式都未敲定,這讓整個進程充滿不確定性;更關鍵的是,自民黨當前在國會兩院均未掌握多數席位,即便新總裁順利出爐,也無法直接“鎖定”首相之位——若在野黨聯(lián)合推出候選人,局勢隨時可能生變。
一邊是候選人陣營暗流涌動,一邊是選舉程序懸而未決,日本政壇正處在微妙的“權力真空”過渡期。誰能最終接過石破茂的接力棒,帶領這個經濟體走出當前的挑戰(zhàn)?答案,還得等自民黨選舉大幕拉開后才能揭曉。
編輯:劉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