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鏑 本報記者 馬 飛 通訊員 羅 園
調整改革后,部隊各級機關人員編制縮減,“小機關”帶“大部隊”成為常態(tài)。人少事多情況下,機關指導抓建容易出現“打亂仗”、顧此失彼等問題?!盾婈牷鶎咏ㄔO綱要》要求“提高部隊專業(yè)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部隊各級機關必須牢固樹立依法指導抓建的法治思維,嚴格落實法規(guī)要求,健全完善以精準為導向的科學管理體系,做到精準謀劃、精準落實,正規(guī)抓建秩序,提升抓建質效。武警貴陽支隊樹立精準抓建理念,充分借鑒吸收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注重挖掘運用“大數據”,糾治抓建中存在的“跟著感覺走”“概略瞄準”等問題,使指導抓建更加正規(guī)高效。
數據當“高參”,決策謀劃更科學高效
前不久,武警貴陽支隊準備組織一場以“增強‘四個自信’,激發(fā)強軍力量”為主題的軍隊抗疫專題教育。教育干事陳玉成分析支隊《思想政治教育數據表》發(fā)現,近期官兵手機搜索排名靠前的關鍵詞是“軍隊抗疫”,通過手機、強軍網等瀏覽最多的也是與抗疫有關的內容。隨后,他通過對“大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很快做好了相關準備工作,使這次教育內容緊貼官兵關注。
“以往,組織一次這樣的專題教育,沒有較長時間調研論證,肯定是難以完成的?!敝ш犝镔O杰說。支隊調整組建后,呈現基層類型多樣化、編成差異化,機關人少事多,指導基層抓建中“跟著感覺走”“概略瞄準”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貴陽市的“大數據”建設很有名氣。支隊黨委研究感到,可以借鑒“大數據”技術成果,規(guī)范抓建基層秩序,提升質效。
該支隊結合《綱要》集訓,組織機關人員到駐地大數據中心調研,了解高科技企業(yè)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實施精細化、集約化、規(guī)范化管理。隨后,他們借鑒相關經驗,對《綱要》內容進行細化,建起《基層日常管理量化表》《軍事訓練數據統(tǒng)計分析圖表》《執(zhí)勤戰(zhàn)備量化表》《思想政治教育數據表》《服務基層反饋表》等數據庫,將基層戰(zhàn)備、軍事訓練、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內容納入,有關部門定期或隨機采集完善相關數據,按級審核后上傳入庫。
開展工作有了“大數據”的可靠參照,各級指導抓建方向更加明確,工作更有底數。前不久,某中隊指導員吳正敏上任后,根據中隊去年以來積累的數據,很快掌握了戰(zhàn)士年齡、兵齡、文化、思想、訓練情況等信息。經過多次研究,黨支部采取教育“分餐制”、補差訓練降低“偏科率”等實際舉措,很快收到成效。吳指導員說,有數據庫作為決策支持,他開展工作更有底氣。
4月中旬,機動一中隊召開隊務會,討論制訂下月訓練計劃。中隊長蔡權帶領大家逐項分析中隊當月《軍事訓練數據統(tǒng)計分析圖表》,找短板、定措施,使制訂的訓練計劃更有針對性。
數據當“導航”,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
“系統(tǒng)警報顯示,近期一名新兵在網絡游戲中頻繁充值,而且數額較大?!鼻安痪?,支隊黨委專項巡視組到某執(zhí)勤中隊檢查時,發(fā)現一名新兵沉迷手機游戲,一周內多次進行游戲充值。及時發(fā)現問題后,中隊立即對這名新兵開展教育,加強督導幫其戒除網癮。
引導官兵管好用好智能手機,是日常管理的重難點問題。支隊保衛(wèi)科科長陳山介紹,他們探索“數據分析管理”模式,研發(fā)手機信息智能點驗分析系統(tǒng),較好避免官兵在使用智能手機時出現賭博借貸、沉迷網游、違規(guī)泄密等問題發(fā)生。
軍事訓練作為中心工作和提高戰(zhàn)斗力的根本途徑,必須堅持實戰(zhàn)實訓、按綱施訓、從嚴治訓。該支隊在運用數據加強日常管理的同時,建立“訓練數據分析”制度,助力練兵備戰(zhàn)。去年,支隊備戰(zhàn)上級特戰(zhàn)比武期間,動態(tài)收集參加比武官兵的年齡、結構比例、訓練成績、彈藥消耗量等數據,定期分析大家的訓練狀態(tài)、潛力值,逐個為官兵制訂適合自身特點的訓練計劃,完善建立“強幫弱”訓練機制。在數據支撐下,大家訓練成績提升明顯。比武中,支隊官兵發(fā)揮出色,奪取團體冠軍。
“以往,由于臨時勤務多、勤訓矛盾突出等問題,訓練有時落實不到位,支隊比武名次不理想。”支隊長李加洪說,通過對數據的挖掘運用,實現精細化施訓,訓練成績有了新突破。
按綱抓建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如果不能及時掌握實情、了解矛盾問題,開展工作容易“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或是“按下葫蘆起來瓢”。如今,通過挖掘數據潛力,支隊各級抓建更加正規(guī)有序,能夠做到“精準滴灌”。
支隊單位點多線長,開展教育“工作難落實、質效難評估”。支隊宣傳科科長安韓旭說,為解決這個問題,支隊依托總隊創(chuàng)建的“六朵云”思想政治教育云平臺,探索運用“數據+教育”模式。
記者登錄云平臺看到,平臺能自動生成、實時更新個人學習積分排名情況,智能分析學時記錄、課程計劃、課程進度等數據,并以量化表、曲線圖等形式,動態(tài)呈現單位及個人的學習狀態(tài)。運用“大數據”督導,確保了教育時間、內容、人員、效果有效落實。
數據當“標尺”,考核評比有了硬杠杠
在該支隊第一季度雙爭評比活動中,十八中隊被評為先進中隊。在數據庫里點擊查看該中隊開展工作的各項指標成果,令人信服:《綱要》規(guī)定的戰(zhàn)備工作、軍事訓練、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等內容,經過綜合分析后得出的評分準確詳細。
“有大量數據作依據,雙爭評比考評分數更加精準,官兵普遍表示信服?!苯M織科科長陳菲告訴記者,支隊調整組建后,基層類型多元,標準難統(tǒng)一,以往考核評比容易出現尺度松緊不一、打“印象分”等問題。有一次,某中隊在季度綜合排名中,以較小差距與先進失之交臂。中隊官兵不服氣,反映獲得先進的單位有的是靠大項活動“加分”,在日常工作、基層建設方面的表現卻難以讓人信服。
支隊黨委深刻反思,深入調研后,決定引入“大數據”作為精準評比的依據。他們依據《綱要》相關要求,研究制訂《基層運用數據按綱建隊考評實施細則》,常態(tài)化落實雙爭評比,按照基層核對數據、機關量化評議、支隊黨委綜合審定的規(guī)范流程,將各項工作積累的數據,按一定比例換算,作為雙爭評比的總成績。
運用“大數據”,不僅促進了基層正規(guī)化建設,也提高了機關工作效率,減少了忙亂。陳科長介紹,一些評比按以往方法,機關需到基層考評、開會討論、搞問卷調查等,最后還要綜合衡量各方意見?,F在各類評比都有數據的“硬杠杠”作為參考,有效簡化了調研程序,數天內就能完成。
用數據說話,考核評比更精確。今年以來,執(zhí)勤七中隊在雙爭評比中跨入先進行列。指導員雷秉睿說,“通過評比,我們看到了自身的弱項,也明確了努力方向。”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