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李子、枇杷亂賣賣,輕輕松松就搞了這個數(shù)……”晌午時分,記者走進陳國兵的新家,他正比畫著4個手指頭,跟幾個老伙計吹殼子(聊天)呢!
“什么?四千?!開玩笑噻,四萬——”陳國兵滿臉的不屑,還特意拉了個長聲。
“飄了嗦?別個家里一年荷包進幾十萬都沒見吭聲。”陳國兵正說得興起,他婆娘卻從旁笑著打斷了他的話。
“飄了?哪個飄了?”冷不丁被“噎”了一下,陳國兵有些惱,瞪了婆娘一眼:“四萬,一下子就四萬!過去,苦哈哈忙一年,搞得到這么多嗎?”他把頭轉(zhuǎn)向身邊的馮長書:“老馮,你說對不對嘛?”
“對頭!”老馮應道。
老馮是貴州黔西市古勝村的村支書。他向記者解釋道:“我們古勝村是‘長’在山上的村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村2000多口人只有51畝水田。養(yǎng)活人,都難吶!”
“為了吃飽肚子,啥法子都使嘍——樹砍了、草挖了……哪知,苞谷沒長好,泥石流來了。這里土層本來就薄,開荒、開荒,越開越荒??!”馮長書說起過往,就像在放老電影。
“今天這樣子,靠的啥?”記者問。
“農(nóng)村發(fā)展,還得靠科技。國兵,咱帶上記者到地里看看噻?”不等陳國兵答話,馮長書已經(jīng)拉上記者出了門。
“以前這山邊邊上全都開了荒的?!币宦吠较伦撸T長書指著滿山的林木,給記者當起了“講解員”。“那年,一批北京來的專家在畢節(jié)考察,在村里走了一圈后,拉下了臉:‘數(shù)你們村生態(tài)破壞最嚴重。停止開荒,快快種樹!’”
種樹?種樹日子就能好過?大家并沒有當回事。這時,市、縣也來了通知:修復生態(tài)。
樹倒是種下了,可成活率并不高。缺乏養(yǎng)護,還有人白天種,晚上砍。
這時,專家找上了門,指出種樹要因地制宜,同時,要和群眾的脫貧致富掛上鉤。
畢節(jié)試驗區(qū)專家顧問組專家、中國科學院地理所教授王旭帶領(lǐng)科研團隊在古勝村做了詳細的實地調(diào)查,最終制定的方案是“高海拔自然恢復、中海拔退耕還林、低海拔種經(jīng)果林”?!八€特意囑咐我們,種經(jīng)果林可以優(yōu)先考慮種瑪瑙櫻桃,既能固水土,還能賣出好價錢?!瘪T長書回憶。
隨后,在政府幫助下,由專家指導,村民們在山上種下了4500畝林木,其中瑪瑙櫻桃就有2100畝。
“你要是4月來,滿山的瑪瑙櫻桃紅艷艷的,亮哨(漂亮)得很!”邊說邊走,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陳國兵的小果園。“這都是我的果樹。”順著陳國兵的手指方向看去,沿著山坡,一行行櫻桃、酥李、枇杷疏密有致……“這可不是隨便種的,都是專家推薦的耐旱、耐瘠薄的優(yōu)選品種?!?/p>
盡管已過了橘子采摘的旺季,但部分橘樹的枝頭仍掛著一盞盞誘人的“紅燈籠”。陳國兵隨手摘下一個遞給記者。剝開一嘗,滿口都是蜜!
“果子好吃,樹難栽。除草、剪枝、施肥、疏果……都有講究呢?!标悋割^跟記者細數(shù)道。種苞谷,村里人是熟手,但種果樹,大家都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皠傞_始沒得經(jīng)驗,種得不精細,果樹雖然掛了果,但果子收成、品質(zhì)都一般,沒賺到啥錢。”
“那咋辦?”
“咋個辦,遇到困難還是要靠專家嘛!”
“你剛才吃的橘子,農(nóng)藥、化肥、除草劑那些都沒用,用的是土著微生物有機菌肥和種植酵素,省農(nóng)科院的專家們手把手教我們,這樣污染少,果子質(zhì)量還高。我現(xiàn)在是服了,凡事還是要聽專家的,要講科學,光靠一把子蠻力可是不行?!闭f這話的時候,陳國兵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記者,很是認真。
有了好果子,古勝村又辦起了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請來專家當顧問?!叭思叶际茄芯窟^市場的,讓種啥子就種啥子,讓種多少就種多少。這樣才能產(chǎn)得出,賣得掉!”
“老輩子,我正找你!”正聊著,一個青年老遠奔過來跟馮長書打著招呼。
“我剛從省里的生態(tài)產(chǎn)品交易中心回來,專家又給支了一招,滿坡的林子要是做成林業(yè)碳票上市交易,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呢!”
“鄉(xiāng)村要振興,離不開‘明白人’吶,我是服了!專家咋說的,你給我好好講講?!?/p>
馮長書迫不及待地和年輕人在地頭合計起來……
(2025年2月21日《光明日報》記者 王忠耀 呂慎 陳冠合)
編輯:吳攀